自然光線在不同的條件下會呈現(xiàn)出各種各樣的顏色,那么光源的顏色取決于什么?該如何表示呢?本文就為大家簡單介紹光源呈色原理,以及對色注意事項,感興趣的朋友不妨來看看吧!
光源的顏色用什么表示?
不同的燈光會呈現(xiàn)出不同的顏色,有的偏黃,有的偏藍,為了準(zhǔn)確的評定不同光源的顏色,人們就用光源的色溫來表示不同顏色的光源。光源的色溫是一個光源本身色外觀的數(shù)量,是基于任何當(dāng)有足夠的高的溫度加熱時會發(fā)出光的物體原理和當(dāng)溫度增加時光的顏色會以一個可預(yù)知的方式變化,這個系統(tǒng)是基于一個色彩變化的理論--黑體輻射能,當(dāng)加熱時由冷黑色到白熱狀態(tài).隨著溫度升高,黑體(能全部吸收輻射能的物體)逐漸由紅—橙紅—黃—白—藍白的過程,黑體加溫到出現(xiàn)與光源相同或接近光色時的溫度,定義為該光源的相關(guān)色溫度,稱色溫,以絕對溫K(Kelvin,或稱開氏溫度)為單位,對于許多光源來說,達到精確的匹配是不可能的,在這種情況下,最接近的光色就被當(dāng)做是正確的色溫。
光源的顏色和什么有關(guān)?
我們生活在一個多彩的世界,之所以會看到不同的顏色,就是由于光的性質(zhì)以及物體對光的吸收反射程度不同造成的。
光的物理性質(zhì)由它的波長和能量來決定的,波長決定了光的顏色,能量決定了光的強度。光映射到我們的眼睛時,波長不同決定了光的色相不同。波長相同能量不同,則決定了色彩明暗的不同。在電磁波輻射范圍內(nèi),只有波長380nm到780nm(1nm=10-6mm)的輻射能引起人們的視感覺,這段光波叫做可見光。不同波長范圍的光會呈現(xiàn)出不同的顏色:
紅:770~622nm
橙:622~597nm
黃:597~577nm
綠:577~492nm
藍、靛:492~455nm
紫:455~350nm
光源的顏色對觀察顏色的影響:
人們之所以形成對色彩的感覺就是由于光線的原因,不過對于自然發(fā)光的物體和反光物體來說,我們對色彩感覺形成的原理又有所差別。
如果是自身發(fā)光的物體,我們對其顏色的判斷就是取決于光線中包含的顏色成分,例如白光就是有多種色光混合而成的,而顏色偏紅的光,則是由于光線中包含波長范圍625~740nm的色光成分比較多,顏色偏藍的光,則是由于光線中包含波長范圍440~475nm色光成分比較多。對于光線的顏色,我們就成為光源色。
但是,如果是被光線照射產(chǎn)生的顏色,就取決于物體表面反射出來的光線。例如,顏料、油墨之所以會有不同的色彩,是由于不同顏色的顏料對于光的吸收反射比率不同,當(dāng)一束白光照射在顏料表面,它就會吸收一部分光,然后在反射一部分光,如果吸收了白光中的所有色光成分,那么就會表現(xiàn)出黑色,如果全部反射白光,那么就會表現(xiàn)為白色。物體表面對于光的吸收、反射比率是相對固定的,因此將自然光下物體表面出來的顏色稱為物體的固有色。
物體呈現(xiàn)物體色取決于物體本身特性和光源色的共同作用。許多因素都會影響物體色,不同的時段物體色都會變化,環(huán)境的影響是物體色變化的最主要因素。
以上就是小編搜集整理的“光源的顏色取決于什么?怎么表示?”全文內(nèi)容,想了解更多光源知識的用戶,可以關(guān)注我們的后續(xù)更新!